2022年,对于中国的适龄女性来说,最大的好消息应该就是国家药监局发布通知,九价HPV疫苗扩龄,从之前的16岁~26岁扩展到9岁~45岁。
扩龄之前呢,很多女性的选择范围小,要赶着在26岁以前预约接种。现在扩龄之后,疫苗的适用群体更多了,对青少年的保护范围也扩大了。
宫颈癌是女性健康的重大杀手,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50~6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名女性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约10~111万新发病例。
宫颈癌虽然这么严重,但宫颈癌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宫颈癌是目前人类肿瘤中唯一一个病因明确并且已经有预防性疫苗的肿瘤。并且我们国家也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
加入战略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通过明确疫苗接种、筛查和精准治疗等三级防治措施,推动全球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我国加入全球战略,到2030年需实现90-70-90几项目标,第一个90是指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第二70是指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第三个90是指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精准治疗和管理。
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大约有99.7%的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引起的,我们只要预防这种病毒,就可以大概率预防宫颈癌。
HPV除了会引发宫颈癌,还会引起生殖器疣、肛门和外阴部位的癌症。世界范围内由HPV引起的口咽癌的发病率也正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这个和“口-生殖器”的接触存在一定关系。
HPV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HPV疫苗从2006年问世,到现在已经16年了。理论上,我们接种疫苗,预防HPV感染,就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据瑞典、英国等国家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显著降低了63%,如果在17岁之前接种疫苗,发病率下降幅度高达88%。
如果是12岁~13岁时接种,预防宫颈癌和预防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效率则分别高达87%和97%。
越早接种获益越大。但是即便接种疫苗,也不能100%避免全部的宫颈问题,这说明接种疫苗不可以代替筛查。
关于疫苗安全性的问题,根据疫苗自2006年问世以来的国际权威机构研究数据显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能够证明HPV疫苗接种和严重不良事件有关系。
评价一个疫苗好不好,要从风险和利益的角度综合考虑。由于个体差异,疫苗永远做不到百分百安全,但疫苗绝对是最安全和性价比最高的药。
特殊人群接种建议
是2021年11月底,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相关专家联合制定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首先是年龄问题,专家共识提出来,9岁-26岁女性是HPV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疫苗最佳接种时间应该是第一次性行为前1年。对27岁-45岁女性的建议是,有条件接种者也可以从中获益。不推荐妊娠期女性接种HPV疫苗。如果要接种,起码应该推迟到妊娠结束后。
如果在备孕,我国专家也不建议接种疫苗。但是接种疫苗后发现怀孕了,建议剩余的针剂推迟到分娩之后。
对于哺乳期女性,我国的专家意见相对保守,是“谨慎推荐”。
对已经感染了HPV,甚至因为感染导致了癌前病变,做过手术的病人,术后再接种疫苗还是能预防复发风险,推荐接种。
接种HPV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比自然感染HPV产生的保护抗体更有效更持久。
HPV防治理念
专家们在2022年第十届中国宫颈癌防治工程学术年会上反复强调的:男女性伴共同防治,势在必行。
这个观念早就该有了,但迟迟临床没有有效行动。所以每次大会都反反复复地强调呢?
第一个数据是,感染了高危型HPV的女性,她们的男性伴侣检查出HPV阳性的概率是83.1% ;还有一个数据是,女性感染HPV病毒,1年内病毒自然清除的概率是61.30%,男性感染之后,这个自然清除的概率只有31.81%。但导致男性生殖器癌发病率却比女性低。
这个是男女生理结构特点所决定的。女性宫颈上皮周期性脱落、更新的速度要快。但男性生殖器上皮更新速度相对慢,感染后自然清除更慢。
在美国、欧洲、新加坡、已将男孩纳入适合接种疫苗的人群。
此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了一项HPV疫苗指南:所有11或12岁的男童均应接种HPV疫苗。
虽然目前我国还做不到给男性接种HPV疫苗。已有研究显示,HPV病毒不能通过安全套进入,所以,在性交过程中全程使用避孕套,仍能最大程度地防止HPV病毒的传播。除了这些,尽量避免高危性行为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