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及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疾病,女性一生中各时期均可发病。外阴阴道毗邻于尿道、肛门,局部潮湿,易受尿液、粪便污染;生育年龄妇女性生活较频繁,同时外阴阴道为分娩、宫颈及宫腔操作的必经之路,易受损伤及外界致病菌感染;幼女及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低下,阴道上皮菲薄,局部抵抗力低,易受感染。


健康女性生殖道的解剖特点、生理生化特点以及局部免疫系统,使阴道对病原体的入侵有自然防御功能。近年的研究认为,阴道微生态体系与女性生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和各种炎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转归均直接相关。生理情况下,阴道微生态系统处于生态平衡状态,当阴道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道微生态平衡破坏,则病原体易于侵入,导致阴道炎症。


外阴及阴道炎临床上以白带的性状发生改变以及外阴瘙痒为主要临床特点,性交痛也较常见,感染累及尿道时,可有尿痛、尿急、尿频等症状。临床上分为单纯性外阴炎、毛囊炎、外阴脓疱病、外阴疖病、蜂窝组织炎及汗腺炎等。


今天先来讲述下单纯性外阴炎。


【病因】


单纯性外阴炎也称非特异性外阴炎。一般指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引起。如当宫颈或阴道炎症时,阴道分泌物流出刺激外阴可致外阴炎;经常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如不注意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容易引起外阴炎,其次糖尿病病人尿糖刺激、粪瘘病人粪便刺激,以及尿瘘病人尿液长期浸渍,也易导致外阴炎。此外,不透气的尼龙内裤、经期使用卫生巾导致局部透气性差,局部潮湿,均可引起。


【临床表现】


炎症多发生在小阴唇内、外侧或大阴唇甚至整个外阴部。急性期主要表现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在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充血、肿胀、糜烂,常见抓痕,严重者可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


【治疗】


治疗原则:保持外阴局部清洁、干燥;局部可使用抗生素;重视消除病因。

1. 急性期避免性交,停用引起外阴皮肤刺激的药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 局部治疗:可应用0.1%聚维酮碘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坐浴后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也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3.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宫颈炎、阴道炎。如发现糖尿病、尿瘘、粪瘘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