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建议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婴儿在前6个月应该完全母乳喂养。如果可能的话,婴儿应在出生后的第1年内完全母乳喂养。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持续母乳喂养两年或更长时间。
产科医生应熟悉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婴儿的健康益处,并确保孕妇在孕32周之前了解此类益处以及母乳喂养的原则。
无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术后,必须在婴儿出生后尽快促进并鼓励母婴的早期皮肤接触。接触应至少1小时不受干扰或直到第一次母乳喂养。
建议住院时间根据产妇和新生儿的需要予以调整,出院后提供规范的妇幼服务支持。
母乳喂养的定义
母乳喂养是指婴儿直接从母亲的乳房获得乳汁。许多婴儿出生后不能母乳喂养,比如那些患病或早产的婴儿。完全母乳喂养意味着婴儿只接受母乳,不另外喂食液体或食物,也不另外喂水,但维生素、矿物质或药物除外。
母乳喂养的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由于卫生保健知识不足,母乳喂养率处于历史低位,经过努力挪威国内的母乳喂养率显著上升。WHO的爱婴医院倡议作为一项母婴友好倡议,已证明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2013年挪威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大多数其他高收入国家。母乳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为生长发育提供最佳基础。母乳喂养的益处已得到充分证实。
产科医生应具备的母乳喂养知识
大多数的母乳喂养问题发生在产后最初几周。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乳喂养没有问题。某些情况下,产科医生应帮助并鼓励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立即且最大程度的皮肤接触以及频繁母乳喂养可以保证充足的奶量。
产妇在剖宫产术后也鼓励早期皮肤接触,预防可能抑制母乳喂养的行为,例如不必要地使用非医学指证的乳制品、母亲和婴儿分离等。
评估产妇母乳喂养与严重/慢性疾病病史之间的平衡,例如癫痫、多发性硬化症、器官移植术后,通常这些女性部分母乳喂养也是可能且有益的。
了解少数孕产妇母乳喂养的禁忌证,例如患艾滋病和未经治疗的结核病,可以通过束缚乳房几天来抑制泌乳。当需要药物抑制时,每天口服卡麦角林1 mg,注意在脉搏、呼吸和其他生命体征稳定时服用,观察副作用和反弹效应。
母乳喂养的并发症
产科医生应能够诊断和治疗症状性乳汁淤滞/水肿、乳管阻塞、乳腺炎、伴或不伴有脓肿的细菌性乳腺炎、可能的念珠菌乳腺炎及其他问题,如乳头雷诺氏综合征、乳晕湿疹、乳房异常组织,以及新生儿舌系带过短导致的母乳喂养困难等。
二、哺乳期乳腺炎的管理
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率在10%~20%,最常发生在产后6周之内以及从完全母乳喂养过渡到部分母乳喂养时。其危险因素包括排空效率低、乳头疼痛/皴裂、乳汁淤滞。生理性乳房皴裂发生在产后第2~4天,在接受静脉输液的女性中更为严重,切勿与乳腺炎混淆。
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
发生乳腺炎的诱因包括婴儿吸吮不当、乳汁过剩、舌系带过紧等。良好的母乳喂养习惯和后续指导非常重要。
无菌性乳腺炎:乳房排空不力、乳汁瘀滞导致乳腺间质水肿,长期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细菌性乳腺炎。
细菌性乳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乳头皴裂处感染耐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大肠杆菌少见。
哺乳期乳腺炎的诊断
乳腺炎的症状包括相关部位疼痛、肿胀、发热和发红,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和全身状况恶化。区分细菌性乳腺炎和无菌性乳腺炎可能很困难,两者均可能导致CRP升高和全身状况恶化。
CRP应包含在常规评估中,但它不是决定抗生素治疗的标志物,可从乳汁、皮肤皴裂处采集样本并培养以指导治疗。全身症状和乳头皴裂会增加患细菌性乳腺炎的可能性。
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
有效的乳房排空对于治疗至关重要。排空乳房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支持无菌性乳腺炎而非细菌性乳腺炎的可能。婴儿喂养可以最好地排空乳房。除了母乳喂养外,很多时候可能还需要用手挤奶和/或器械吸奶,白天每两小时一次,晚上至少两次。
止痛治疗有助于乳房排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炎症,可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使用。如果反复排空乳房而临床表现没有改善,则支持细菌性乳腺炎。
抗生素治疗
第一选择:阿莫西林双氯西林钠胶囊500 mg*3次,严重者一天4次,持续10天;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增加至1 g * 4次。若青霉素过敏,则选用克林霉素300 mg * 4次,持续10天。
第二选择:头孢氨苄500 mg * 4次,持续10天。
抗生素治疗期间母乳喂养是安全的。如果乳腺炎复发,抗生素治疗应持续2~4周。确定患者耐药后,建议调整抗生素种类。
三、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管理
约3%~10%的哺乳期乳腺炎女性可能出现乳腺脓肿。在细菌性乳腺炎的病程过程中,乳房局部可出现脓液聚集,通常表现为一侧疼痛、发红、肿胀(可能有波动感)、发热和全身不适。
如果怀疑乳腺脓肿,应及时行超声检查以帮助诊断和治疗。不典型的乳腺脓肿在超声检查下可能呈阴性,如果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应择期复查。
乳腺脓肿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首选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和冲洗,以及口服抗生素治疗。须采集抽吸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抽吸。每隔几天复查超声,如果脓液增多,则重复抽吸和冲洗。必要时行导管引流,对较大的脓肿(>3 cm)以及反复抽吸未达目标的患者尤其重要。
只有在超声引导抽吸或导管引流不成功的情况下才手术切开脓肿。治疗通常在门诊进行,但症状严重的乳腺脓肿患者可以住院治疗。如果脓肿发生瘘道,应请专业的乳腺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果在整个母乳喂养期间患者出现乳房肿块,必须排除乳腺炎/脓肿以外的疾病,例如乳腺扩张、纤维腺瘤或乳腺癌,必要时请专科医师协助治疗。
编译:赵通 主治医师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