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腹膜炎, 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的生育期妇女,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一、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美国CDC诊断标准)

(一)最低标准:子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

(二)附加标准:

1. 体温超过38.3℃

2. 子宫颈异常粘液脓性分泌物或脆性增加

3. 阴道分泌物湿片出现大量白细胞

4.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5. 血C-反应蛋白升高

6. 实验室证实的子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三)特异标准:

1. 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

2. 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输卵管卵巢肿块,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炎性征象

3. 最低诊断标准提示在性活跃的年轻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下腹痛,并可排除其他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4. 附加标准可增加最低标准的特异性,阴道分泌物检查还可同时发现是否合并阴道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

5. 特异标准基本可诊断盆腔炎性疾病,但由于除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外均为有创检查,特异标准仅适用于一些有选择的病例。


二、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疗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原则: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


(一)门诊治疗:

患者一般情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给予非静脉应用抗生素。


(二)住院治疗:

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严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有盆腔腹膜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或门诊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或诊断不清,均应住院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 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液,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2. 抗生素治疗:以静脉滴注为主。

3.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

(手术指征:脓肿经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脓肿破裂)


对于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在72小时内随诊,明确有无临床情况的改善,如体温下降,腹部压痛、反跳痛减轻,子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减轻。若此期间症状无改善,需行进一步检查。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4-257

[2]糜若然、瞿全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