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甦教授

 

1.中国妇产科在线:张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中国妇产科在线的采访,我们都知道您做为南京市中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善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诊治妇科疑难复杂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疗思路,能不能请您谈一下中医诊疗的思路与西医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张晓甦教授:我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将近30年,也从事着临床科学研究及教学的工作,平时时常在思考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和联系到底在哪里?依个人观点来看,中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哲学背景及历史传承体系,现代医学也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每当我接触一个疾病,从中医角度我会从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病机、患者的体质状态及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梳理,从现代医学角度,我则会把发病原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一个系统分析。我认为临床上我们不仅要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及优势,还要善于把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去分析研究,提炼精华,并把结果运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比如盆腔炎,急性盆腔炎所表现的高热、剧烈腹痛、带下黄多,白细胞升高等表现,中医认为是热毒炽盛与湿邪相作用的结果,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则是盆腔局部的炎性渗出与炎性水肿;急性炎症转为慢性炎症的阶段,则是热毒逐渐消退,高热渐止,疼痛渐缓,但腹部的胀痛、隐痛却一直存在,此时虽然热毒有所减弱,但湿热仍然存在,且湿热久蕴,则又致气滞血瘀,或瘀阻成癥的情况发生,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则是盆腔局部炎性渗出、炎性水肿急性期过后的纤维化、硬化,或形成包块。临床诊疗中,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就像是在爬一座山,虽然从不同的方向攀爬,但是登顶后所见到的风景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我们共同面对的是患者,必须针对临床患者的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和方法,得到最优的临床疗效,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和更多的思考。我们作为中医,尤其是接受了完整的中医药院校教育与培养的学生,掌握了较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知识,我们可以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思考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也许西医的医生觉得并不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因此他们常规更多的会利用现代医学的认识与技术进行诊疗处理,当其遇到较疑难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会寻求中医或其他治疗。中医医师综合运用中、西医两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进行临床实践,无疑更增多了疾病诊疗的手段与方法。从我自身的临床来讲,若该疾病诊断明确,需要现代医学的治疗,我不会固守中医的方法,该手术我一定会推荐患者手术治疗方案。若该病在中医治疗下可有显著作用并可减少并发症,我会推荐选择中医药治疗。也可能中西医同步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疗效及避免副作用等,比如调理月经,若其性激素检查只有轻微的紊乱,并不是很严重,就像PCOS患者,T与LH略微偏高,雌激素水平尚可,但也表现出月经紊乱、闭经,我便会选择中药治疗,我也会跟患者进行分析,提供合适治疗方案。若T、LH、PRL均很高,临床表现显著,,这种情况再结合年龄、病程、生育要求等,应该考虑中西医结合,疗程一般为3-6个月,治疗结束后则仍需用中药进行后续调理。因为激素调节是有疗程及副作用的,停药后患者自身性腺轴的运转是否能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是否能产生正常的激素水平,还需要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因此我认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没有本质的区别,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利弊分析,选择制定适当治疗方案。

  我们昨天讨论一个病例,一个IVF的患者,出现了先兆子痫,按说应该要终止妊娠,但是,主任尽全力保胎,部分病情得到控制,但血脂始终降不下来,希望集大家力量讨论诊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诊治时会关注患者的身体基本状态如何、平素体质状态如何、目前的主要症状、体征有哪些,舌苔脉象怎样,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的指标来分析病情,而不是仅仅只专注于她的实验室指标,辨清体质、病情与证候后,综合考虑开具处方,从调整自身内部环境状态入手,或疏肝、或健脾、或补肾、或清利,或和血,并注意安胎,加强自身代谢调节,已期达到降血脂的目的。现代医学角度,可能会更关注患者的症状及实验室数据,希望找到即能降脂又不影响母胎安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虽然大家的思考角度不同,但是最主要的都是从临床疗效出发,我认为临床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2.中国妇产科在线:我们都知道作为非中医的综合性医院,很少提供中医方面的治疗,常常是患者自己主动要求或是自行去中医科求诊,这样就导致了中医的治疗与西医治疗方面的脱节,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能不能请您谈一下如何做到将中医与西医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或是妇产科临床医生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寻求中医医生的协作呢?

 

张晓甦教授: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西医在临床过程中遇到现代医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寻求中医的协助治疗,比如说慢性盆腔炎与难治性盆腔痛,有时也会开一些中成药,如康妇炎胶囊,金刚藤冲剂等,但是西医使用中成药与中医是有区别的,中医用药会注意辨证,会分析患者的寒热虚实进行选择,而西医则多是从辨病的观点出发,并不注意辨证的区别。我在交流时也常会注意讲解关于中医辨证的内容,讲一些基本的技巧,如舌质红、苔黄腻往往有湿热,舌质淡、胖,往往体虚或有寒。西医的老师在临床往往遇到克服不了的问题往往才会寻求中医治疗,而且多是在处理一些慢性病方面,而非急危重症。生殖中心也常需要中医调理的配合,若IVF两三次失败后后,其宫腔内环境如不适合进行胚胎移植,经中医调理几个月后再治疗效果通常很好。宫腔粘连的患者若只用激素治疗,不一定能完全改善子宫内膜及其容受性的。如农民种地需要耕地后才撒种子,中医的调理就如同在耕地,给土地增加必备的营养,有利于种子的生长。性激素水平不够的暂时不建议怀孕,否则欲速则不达,若基础体温和性激素不好,匆忙怀孕则会导致胎停育、自然流产、宫外孕等,我一般都会要求调理3-6个月,情况好转才可以开始备孕。我在临床强调两点,一个是中医的辨证论治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是我们的根本与精华,另一个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两者听起来可能有些矛盾,但其实不然,因为在临床我们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面对患者、解决问题,所以,在临床要有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诊疗思路,首先要清楚这个病是怎样的一个病,中医的证候是怎样的,评估他的病情现在用哪种方式解决最适合这个个体,我们选择一个相对最佳方案。因此,我在临床更加注意强调中医辨证与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我认为这两者可以很好的体现我们中医与西医到底是怎样结合的。病人认识疾病永远是站在最近处,最优处去看待问题,而医者则要把眼光放在最远处、最坏处,我在临床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的诊疗思路,但在处理上着重辨证论治与整体观,这也是我的一个临床实践的体会。

 

 

3.中国妇产科在线:慢性盆腔疼痛因其病因多样,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困扰着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能不能请您根据您的临床经验谈一下您对慢性盆腔疼痛的诊疗上的心得体会呢?

 

张晓甦教授:慢性盆腔痛临床上较为多见,很多女性因其而倍受折磨,慢性盆腔痛以器质性疾病多见,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症及宫颈粘连、宫腔粘连等,虽然这些疾病的性质、发病原因和疾病表现略有不同,但是多以盆腔痛的形式表现。关于慢性盆腔痛,我之前也有一个关于难治性盆腔痛中西医诊疗的讲座,也是我们中西医结合学会的一个讲座。就这个疾病而言,我们中医中药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对于一些在腔镜或是开腹手术下做过宫腔松解术的患者,但其术后患者仍是非常疼痛的,而西医对于这种疼痛难以解释,这种情况下,病已经辨得很明确了,我们就进行辨证论治,但是疗程相对要长一些。从中医正邪两个角度来分析,如果有湿热、毒瘀、气滞,中医称之不通则痛,若从邪实角度,则是有邪,有病症存在。从虚的角度,无论是手术还是人体正常的衰老,正气是不断衰退的,所以就会有虚的一面,可以表现为免疫力的低下或抵抗力低下,此时中医就会从扶正的角度进行治疗。我会辨别邪有几分,正有几分,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扶正祛邪。我自拟有消癥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慢性盆腔痛的效果都较好,我们医院也有院内制剂叫做消积冲剂,我们也正在做一些联合研究和中药的新药研发工作,可以很好的适合这种慢性盆腔痛的治疗。

 

 

4.中国妇产科在线:慢性盆腔疼痛临床上主要的病因有哪些呢?根据病因又有哪些预防方法呢?

 

张晓甦教授:慢性盆腔痛涵盖较多的西医疾病概念,如宫颈粘连就是在宫腔手术,如清宫术、人流手术、诊刮术,在操作过程中引起的宫颈管的粘连,当次月月经来潮时,因宫颈管粘连,经血排出不畅便会疼痛,这种情况需要尽量减少宫腔操作,医生也要尽量减少医源性的宫腔粘连、宫颈粘连,这两者均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盆腔痛。从患者角度需尽量减少人流、刮宫等手术,从医生角度上则应提高技术,避免医源性损伤。若从盆腔炎性疾病角度,如急性盆腔炎,需要充分控制、避免转成慢性盆腔炎。若从子宫内膜异位症角度,则应从发病机制及根源上进行控制。还有就是一些剖腹产手术、宫腹腔镜手术的操作也有可能造成盆腔粘连或慢性盆腔痛。从患者的自我调理来讲,一个是需要加强自我保护,尽量减少手术。第二个就是注意摄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护,注意经期卫生,经期禁止性生活,经期忌凉等。经期受凉,寒凝气滞、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若感染则湿热内侵,瘀阻下焦,冲任受阻亦会导致不通则痛。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等,便是湿热、寒湿等变成血瘀,血瘀日久成癥瘕,则会疼痛剧烈,所以要更加注意日常保护。

 

本文为中国妇产科在线独家专访,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