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是起源于病原微生物侵及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引起的一系列炎症性疾病。中医范畴认为,本病属中医“癥瘕”、“腹痛”、“带下病”、“痛经”、“不孕”等病证范畴,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缠绵难愈的疾病。
1 流行病学
从流行病学来讲,由于PID不属流行病,故缺乏发病报告制度,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以及缺乏准确的临床诊断标准,使得发病人数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字。据目前最新区域性普查的文献报道提示:在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中发病率为30-60%。PID在妇科最常见的住院原因约占49%。
2 病因学
从病因学来讲,病原微生物由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至上生殖道所致。从患者体内检出的微生物可分为两大类:○1外源性病原体:主要是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Ct)和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在我国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盆腔炎性疾病明显增加。PID中Ct检出率为14%-65%,也有报道称淋病奈瑟菌(淋菌)检出率较Ct高。但许多研究认为,Ct是PID的主要致病菌,一项对147例PID患者的病原体的分析中发现,39%的PID是由Ct感染引起的,淋球菌只占14%。○2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需氧菌和厌氧菌、大肠杆菌、阴道加特纳菌属、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内生性需氧菌及类细菌、粪链球菌和游动钩菌属等厌氧菌也是较常见的其中内源性微生物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致病菌相似。
从上生殖道分离的其它病原体,如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结核杆菌和巨细胞病毒等也与PID有关。沙眼衣原体在盆腔炎症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衣原体对输卵管性损伤高达81%~90%。
3 诊断
在急性PID的诊断方面,要从多方面考量。
首先,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排查患者的病史:○1有无分娩、流产、宫腔操作史;○2经期卫生不良、经期性交;○3有无阴道冲洗习惯;是否有多个性伴侣及性病接触史;○4避孕方式的选择(如避孕药、阴道隔膜、避孕套、IUD等);○5注意发病经过,警惕高危人群,同时要注意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滥用药物习惯,工作性质、文化水平以及经济状况,甚至配偶或性伴侣的相关情况等。
其次,从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1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2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3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及消化系统症状。由于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患者体征差异较大。
最后,我们要通过全身检查和盆腔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性检查,例如血常规、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取尿道口、尿道旁腺开口、前庭大腺、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检查,同时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取脓液涂片镜检,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B超检查等来全面的进行诊断。
我们最常用到的妇科检查如下:○1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固定;○2输卵管炎,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的条索状输卵管,可有轻压痛;○3输卵管卵巢炎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于子宫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4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则可于子宫两侧触及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若病变范围广泛甚至形成冰冻骨盆。
辅助检查可参考急性PID,但由于病情的迁延,多数分泌物细菌培养甚至子宫内膜活检很少能培养出病原菌。因此对于慢性PID要更多的依靠形态学检查以及妇科检查帮助诊断,比如B超、CT、腹腔镜检查。
4 发病机制
从中医的病因病机来讲,第一,盆腔炎性疾病归属传统中医“带下病”、“妇人腹痛”、“热入血室”、“癥瘕”、不孕等病范畴。第二、中医文献在热入血室,带下病,癥瘕等病中均有类似症状和体征的描述。瘀、湿,热,寒,虚有关。
在诸多病因中,湿浊下注是慢性盆腔炎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短则数月,长则达数年甚至十余年,气血郁滞下焦日久,必将损伤人体元气,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则进一步导致血流缓慢,滞涩沉积,而在经脉中形成瘀血,加重患者病情;外邪又可乘虚而入与虚邪相结,瘀滞于里,使病情缠绵难愈。
女性盆腔于下腹部、冲、任、督、带诸脉在此循行交汇,胞宫、胞脉通过冲、任、督、带与五脏六腑相联、以获取精液完成月经及孕育等生理功能。盆腔内血运丰富、湿热、邪毒经阴户侵袭胞宫、胞脉,使胞脉及冲、督、带之气血运行受阻、当盆腔感染发生时、瘀血阻滞胞脉、瘀滞不通导致瘀血产生。而湿邪亦可阻遏、气机因湿致瘀、因瘀加重湿滞、郁久化热、湿热、瘀血相互胶结不解、使病情绵缠、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气血运行受阻除导致小腹、少腹冲任经脉循行部受阻、出现疼痛、湿邪久留与气血博结则形成癥瘕外、还可导致冲任二脉功能失调引起月经不调、输卵管阻塞粘连、异位妊娠、不孕等。病久不愈而损伤正气。慢性盆腔炎临床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
5 分型及治则
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拟定治法与方药,医家各具特色以下为常见分型有以下几个:○1湿热瘀结型:小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伴随腰骶胀痛、白带量多、黄稠有臭味或有低热起伏、胸闷、纳少、口干而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2寒湿凝滞型:小腹泠痛、痛有定处、得热痛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婚久不孕、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腻、脉沉紧。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3气滞血瘀型: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经前疼痛明显、痛经、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治以祛寒化湿、活血化瘀。○4阴虚血瘀型:小冷坠痛、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伴有低热、盗汗、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理气化瘀。
著名的《金匮要略》有“妇人妊娠”、“妇人产后”和“妇杂病”三篇,证候描述和方药治疗兼具,由于效果显著,应用值颇高。诸多医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用《金要略》中方剂加减治疗CPID均取得良好疗效。
典型方剂: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等。现在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刚藤胶囊(对于湿热瘀结型疗效较好)、妇科千金片、桂枝茯苓胶囊、血腑逐瘀片等。
对于盆腔炎症,单纯的服药还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一般我们运用的是综合治疗方法:例如:○1中药保留灌肠法:以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之药物 ,如红藤、虎杖、路路通、赤芍、丹参、皂角剌、三棱、莪术、金银花、丹皮等。组方行保留灌肠。10-20天一疗程。可1-3个疗程通过直肠粘膜直接吸收直达病所。○2中药离子导入法:以中药如丹参、赤芍、路路通、三棱、莪术等。水煎后取汁,以直流电疗仪将浸泡药液不衬热放于下腹部两侧,利用通电离子导入。○3中药外敷: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方式,多以芳香辛散之品以通络开窍引病外出、经透皮吸收。同时与经络穴位理论相结合,如神阙穴属任脉又为冲脉循行之地、乃经脉之海、任督相表里故冲任脉一源而三岐。三脉经气相通。药物经脐眼吸收可以通经贯络。常用药物如、花椒、千年健、艾叶、透骨草、当归、红花、川芎、路路通等,药研细装入布袋加热蒸透、加热外敷、置于下腹部热敷每日1–2次。○4直肠或阴道栓:由药物制成栓剂如康妇炎栓、野菊花等以黄柏、连翘、赤芍、桃仁、马齿苋等。置于阴道后穹隆部10-14天为一疗程。经期停用。○5针灸疗法: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循经取穴,从外治内,可疏通经络之气血,使盆腔内郁滞畅通,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以关元、子宫、气海、三阴交为主穴。血虚瘀滞加足三里,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寒湿凝滞加阴陵泉、太溪,腰酸加肾俞等。针刺、灸同时可加推拿按摩。
在疾病的急性期,提倡以湿热血瘀为主,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化瘀为主,常用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败酱草、红屯、虎杖、苡仁、鱼腥草等。对于急性期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证祛邪而不伤正、不可苦寒过度,应加用健脾益气补肾之品。“存津液,保胃气”。本病虽为局部病变,但对全身气血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对月经周期不同时间的用药应不同,例如在经期应少用清热寒凉之品。忌经量过多妄用滋阴养血之品以碍血行。如病程绵长,可采取活血中辅以养血的方法,酌加当归、白芍、熟地黄等祛瘀而不伤血的药物。其次,在盆腔炎急性发作期间,要以西医的治疗为主,中医药辅助治疗达到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的作用。这种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全身症状和下腹疼痛等局部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最后,要强调的是中医药在治疗盆腔炎的后遣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不同的临床症侯加以辨证分型,采取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进而得到丰富的经验组成验方、专方,各具特色,不和混用。
6 中西医治疗优势
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临床症状;○2缩短病程;○3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对于盆腔炎反复发作及相关后遗症的治疗,中医主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采用多途径的综合治疗手段可显现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在治法上多采用补虚化瘀,益气扶正,期间联合中药益气扶正治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而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降低复发率。活血化瘀的治疗手段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包块吸收、防止粘连的作用,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还可结合腹腔镜给以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7 预后
对于PID的预后,有以下几点需要重视:○1PID的后遗症包括有宫外孕、输卵管性不孕和慢性盆腔痛。PID的预后较差,约20%逐渐会发展成不孕,转为慢性盆腔痛的占20%,宫外孕占到10%左右,也有未经治疗PID症状和体症消退的报道。○2PID后遗症发生的危险性与PID的复发率有很大关系,其中宫外孕和不孕的发生率与PID复发次数成正相关,输卵管永久性损伤的危险性在PID复发时会增加4~6倍。○3机体的免疫状态会影响到PID的预后。PID临床表现在HIV感染或免疫缺陷者较无免疫缺陷者严重。○4早期而有效的治疗也影响PID的预后,若下腹痛发生3天内未经治疗,发生PID和不孕的危险性会增加3倍。PID及其后遗症对个人、医疗系统和国家都是沉重的负担。早期诊断和有症状PID的及时治疗,可有效降低PID复发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IUD置入和人工流产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发生医源性PID的危险性。○5盆腔炎性疾病对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据国外报道,PID行盆腔粘连松解及输卵管再通术后的患者获得自然妊娠率为0~44%,其余患者最终须借助IVF-ET才能获得妊娠。其中输卵管病变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有报道在接受IVF-ET者输卵管有病理改变时其异位妊娠的危险性增加了6倍。
因此,盆腔炎性疾病IVF前行手术治疗,松解粘连、缓解炎症、减少对卵巢血液供应及上皮的损伤,能有效改善IVF-ET的结局。在IVF-ET过程中,异位妊娠发生率为2.1%~9.4%,宫内宫外复合妊娠发生也较常见,国内报道为0.675%,较自然受孕的复合妊娠发生率明显升高。
8 小结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盆腔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方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从科研角度来讲,诊疗标准要统一,寻找客观有效的实验室指标。目前在科研设计上存在着诊疗标准不统一、实验室指标不完善的缺点,从而使有效率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且多数医家只是停留在单纯的临床疗效观察上,对其深一步的机理以及动物实验论述颇少,将成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因此积极开展防治盆腔炎的中医药治疗学的实验研究,运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实验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其病因病机揭示中药的作用机理药进行开发和利用,研制出更为有效的中药成药和制剂。
由于中医辨证的主观性,故临床上证型繁多,无统一客观的辨证分类依据,且剂型较局限,多采用汤剂。服药方法上的不便,亦是导致一些患者无法坚持治疗的原因之一,从而影响疗效。因此,探索在临床上有实效且易于临床医生运用和被广大患者接受的有效剂型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要点。
前言 中医学宝库绚丽多姿,其所留给后世的方剂汗牛充栋,这些正是先贤临床实践的精华所在,因此,当代学者更应深究其精髓之处,活用经方。从临床方面来讲,要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方药治疗,达到活用经方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