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打了吗?”
“今年的HPV检查做了吗?”
……
拿到“HPV阴性”的检查单,
集美们如释重负地松一口气。
然而,
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别忘了子宫颈还有一个狡猾的敌人,
它的发病年龄十分广泛,
通常与HPV感染无关,
却悄无声息地侵犯女性健康,
这就是子宫颈胃型腺癌。
【隐匿在宫颈内的杀手】
子宫颈胃型腺癌是一种黏液腺癌。之所以称为“胃型”,是因为癌细胞具有胃型的分化,它具有类似幽门腺上皮的形态学特征。胃型腺癌有这么几个特点:
1.虽然同为子宫颈的癌症,但是它的发生与绝大多数宫颈癌不同——它与HPV的感染无关,而主要是因为叶状宫颈内膜腺体增生。
2.它引起的病灶多隐藏在宫颈管内,常规的各种检查阳性率比较低,不容易查到。
3.尽管它的“势力”较小,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攻击范围比较广,发病年龄低至青年女性,高至八十多岁的老年妇女,而且5年生存率较普通腺癌更差。
4.它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在早期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蛛丝马迹中找真凶】
绝大多数类型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表现有阴道不规则流血和接触性出血。而宫颈胃型腺癌常见的临床症状为阴道黏液样或水样流液,或白带增多、盆腹腔包块,少数有腹部不适、下腹痛的症状。对于长期阴道流液的患者,应当高度重视,不要误以为是一般的阴道炎症或者漏尿,而延误了治疗的时机。
子宫颈胃型腺癌的狡猾之处还在于,它的表现十分“低调”。在疾病早期,常常没有子宫颈癌的特异性体征。妇科检查时,子宫颈外口多是光滑或糜烂状,没有肉眼可见的外生病灶。而真正的病灶多位于子宫颈管中上部,形成所谓的“桶状”子宫颈,并不容易通过妇科检查发现。
因此,对于阴道流液、下腹隐痛的患者,在排除妇科其他疾病后,应当考虑宫颈胃型腺癌的可能。这是医生和病人都应当注意的。
【个体化治疗“赶尽杀绝”】
关于子宫颈胃型腺癌的治疗,根据《子宫颈胃型腺癌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的内容,应在遵循子宫颈癌治疗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1.癌症早期的患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并且全面仔细地探查盆腹腔,及时发现转移病灶并一同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或靶向治疗。
2.局部晚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靶向治疗。合并盆腔包块的患者,可行盆腔包块切除术,术后放化疗。
因为胃型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高,而且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因此在对待它时,一定要抱着“赶尽杀绝”的心态,以防病灶转移后“春风吹又生”。
所以
集美们务必牢记:
HPV阴性并不能“高枕无忧”,
一定重视阴道流液的异常表现。
了解一些妇科疾病知识,
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才是爱自己的最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