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肉瘤是子宫肉瘤的一种,也称子宫苗勒管腺肉瘤。其组织中含有良性的腺上皮和肉瘤样间叶混合成分,其典型的病理特征为肉瘤成分围绕在腺体周围形成“套袖”样征。子宫腺肉瘤占所有子宫肉瘤的8%,多见于绝经后女性,也可见于青春期或育龄期女性(占30%)。


病因(同子宫肉瘤)


子宫肉瘤确切病因不明,以下为可能的危险因素:

(1)子宫肉瘤与胚胎细胞残留和间质细胞化生有关;

(2)对其他部位肿瘤进行放疗可以引起继发的子宫肉瘤;

(3)雌激素长期刺激可使子宫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


临床表现


该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症状,最多见的是异常阴道出血和腹痛,因此,早期诊断较困难,临床医生需要警惕!

1.阴道异常出血

为最常见的症状,其中,绝经前出血也不少见,约占40%,绝经后出血占50%以上。

2.腹痛

较常见的症状,由于肌瘤出血坏死导致的急腹痛和过度增长压迫所致的隐痛。

3.腹部包块

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6个月内增加一倍),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有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地偏软。

4.阴道异常排液

可为浆液性、血性或白色,合并有感染时可为脓性、恶臭。

5.晚期患者

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衰竭、盆腔包块浸润盆壁,固定不能活动。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  主要提示是子宫增大、宫内占位,CDFI 可检出血流信号。在育龄期妇女中,子宫腺肉瘤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良性息肉,每次超声检查为子宫内膜息肉,所以在这样患者中需要重视对核分裂象及核异型的评估。

(2)术前诊刮  肉瘤可见于子宫各个部位,宫体部远部最为常见,盲目的诊刮可能并不能接触到肿瘤。此时,高度怀疑子宫肉瘤的可以行多次诊刮,或在宫腔镜下进行。

(3)磁共振检查  常表现为宫腔内异常信号灶,呈等 T1 稍长T2 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中央囊性区不强化,这可能与组织坏死有关,T2W1上的高信号小囊性灶是腺肉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4)术中剖视标本  


分期


2009年版FIGO子宫肉瘤分期中,有专门的子宫腺肉瘤分期。


治疗

子宫腺肉瘤需要积极治疗,因为可能有良性腺上皮恶变的可能,进展为子宫腺肉癌。

手术是该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虽然患者发病时多比较年轻,但仍然建议行全子宫的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

但是对于年轻未育女性,如果肿瘤带蒂且切缘阴性,可以考虑不切除卵巢。


预后


肿瘤分期是子宫肉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

早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低,有报道为10.5%,与其浸润子宫肌层深度有关。


参考文献:

1.子宫腺肉瘤19例临床分析  牛诤等

2.《FIGO 2018癌症报告》——子宫肉瘤诊治指南解读  梁金晓等

3.苗勒腺肉瘤56例临床分析  李海燕等